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文化 -> 文化快递
银川打造家门口的新型文化空间
让艺术生活“触手可及”
2024-04-16 07:34:10   
2024-04-16 07:34:10    来源:新消息报

W020240415483855943880.jpg

文化驿站器乐班圆了很多老年人的音乐梦。

陶利军指导张亚森练习彩刺工艺。

陶利军夫妇联袂创作的葫芦彩刺作品《龙腾盛世》《凤舞九天》。

大新镇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的展示陈列区。

舞蹈爱好者在大团结社区文化驿站练习舞蹈。

居民在文化驿站体验手工编织的乐趣。

  文化,是一座城市的灵魂,是人们的精神家园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,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。近两年,银川市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培育开放多元、兼容并蓄、充满活力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为市民提供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栖息地。

  兴庆区公共文化事业走在全区前列,目前已创建17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并综合利用新建场馆和社区市民驿站,盘活废旧厂房、空余教室等闲置资源,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场景,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成群众乐享公益文化、感受幸福生活、凝聚精神力量的“新型文化乐园”。

  A 非遗传承让传统文化“火”起来

  4月12日,在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,陶利军正在指导学员制作彩刺工艺品。

  陶利军是银川市第四代彩刺传承人,从业余爱好到谋生手艺,从开小作坊到设工作室,与彩刺工艺打了20多年交道的他,还在推广彩刺、传承非遗的路上“奔跑”。“创作灵感稍纵即逝,一旦有了,我会闭门谢客,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创作,直到把灵感转化为精致的工艺品。”陶利军笑着说,“有时做菜中突然有了灵感,就立刻动手创作,结果菜都糊了。”

  前些天,陶利军夫妇联袂创作的葫芦彩刺作品《龙腾盛世》《凤舞九天》在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展出,令不少参观者大开眼界。这两个葫芦个头较大,表面彩刺的一龙一凤栩栩如生,每一幅都耗时近20天,制作工艺非常复杂,令人叹为观止。

  31岁的张亚森患有小儿麻痹症,去年4月,他跟随陶利军学习彩刺技艺。“学了半个月开始上手,第一次做的是牡丹花,耗时两天。现在做个小的彩刺葫芦,平均能卖40元。”曾经的待业青年,如今每月有了稳定收入,实现自力更生。

  “小孟,做完手上这两个作品,就赶紧做新接的活儿。”“好的,陶老师。”孟红艳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,有一定美术功底,辞职后加入陶利军的工作室,短短半年时间就迅速掌握了彩刺制作技艺。“我特别享受这里自由、轻松的工作氛围,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创意。”

  现在,有十几名学员跟随陶利军学习彩刺技艺,其中大部分是残障人士。近年来,陶利军在银川市三区两县内多个社区开展彩刺工艺学习和传承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种艺术形式。

  燕祥社区非遗彩刺传承基地作为兴庆区非遗主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馆内设非遗展示陈列区和非遗传承传习区,采用实物、图片、视频及光电等多种技术手段,汇集葫芦彩刺、剪纸、面塑、贺兰砚、丝绫堆绣及麻编等多个非遗项目,多方位展示本土文化底蕴。

  B 文化驿站让社区居民“乐”起来

  4月11日一大早,家住贺兰县天鹅湖小镇的62岁居民魏彩霞吃完早饭匆匆出门。7时40分,她赶到公交车站,先乘坐107路公交,再换乘8路公交,到丽景街彰武巷口下车后步行几百米,最终到达兴庆区银古路街道大团结社区文化驿站。

  刚走到文化驿站门口,室内就飘来熟悉的旋律。推开门,十几位姐妹已经换好服装开始热身。见她进来,纷纷笑着打招呼。

  辗转10来公里,魏彩霞就是冲着学跳舞来的。“跳成习惯了,不跳不自在。”她笑着说。

  大团结社区文化驿站是兴庆区打造的首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创建于2021年底,建筑面积300平方米,设有非遗传承区、文创展示区、手工扎染区、阅读岛、舞蹈室、航天科技馆等功能区域。社区联合兴庆区老年大学,在文化驿站开设了声乐、舞蹈、形体、书法、非遗手工制作等课程,成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阵地。

  家住兴庆区江南水乡小区的张波是大团结文化驿站的第一批受益者。“学了一段时间舞蹈,性格开朗了,人也精神了。”在邻居张桂兰眼中,59岁的张波自从学跳舞后,就跟换了个人一样,容光焕发,整天都乐呵呵的。受她影响,62岁的张桂兰和老姐妹薛淑梅也加入到文化驿站舞蹈队,跟着老师彭梅花学习慢三、慢四、伦巴、探戈、水兵舞等舞蹈。

  随着居民们的口口相传,文化驿站的吸引力越来越大,成为社区最热闹的地方。72岁的原丽萍家住兴庆区宝庆家园,参加了声乐班、形体班、书法班。“以前走路驼背,自从练了形体,现在挺得笔直,也间接治疗了腰椎间盘突出。”原丽萍说。

  62岁的李夏琴家住兴庆区颐园小区,看到很多人都往社区文化驿站跑,她也赶来凑热闹,参加了声乐班和形体班,现在已经学会了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》《草原夜色美》等8首曲目。每天回到家,做饭时都不忘唱上几句,给原本平淡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。

  大团结社区负责人胡莉介绍,文化驿站成立以来,除了常态化开展书法、扎染、声乐、舞蹈、形体等公益培训,提升居民文化素养。同时,结合居民的需求,社区先后开办了手工编织、扎染、皮影戏等文化活动100余场;开展青少年阅读沙龙、故事分享会35场;举办开学第一课、家庭教育辅导等27场专题讲座;放映爱国影片17场次;开展“智慧助老”“青少年研学”“科普大集”“医疗健康”“应急科普”等科普活动40余场,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。

小朋友们在海洋科普馆参观。

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让市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。

今年兴庆区还将打造5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。

小学生在农耕博物馆了解风车的原理。

文化驿站阅读岛为居民提供静谧的阅读休闲空间。

  C 这处文化空间让记忆“醒”过来

  “同学们,知道这是什么吗?”

  “这是海豚。”

  4月12日下午,兴庆区胜利街天盛社区石油干休所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迎来了25名兴庆区主题阳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。

  这处文化空间于2023年7月打造完成,前身是一栋废弃的锅炉房,经过公益性改造,现在分为“老街印象”彩绘墙、“三色苗圃”创意区、海洋科普馆及红色影院和文化活动中心。

  天盛社区下辖9个小区,以老旧小区为主,居民普遍年龄较大,活动场地比较少,群众经常向社区反映,希望增加活动场所。

  综合考虑锅炉房建筑年代、历史文化和居民意愿等,这里打造了“老街印象”墙绘区,将老公交、裁缝铺、电影院、电话亭、游戏厅等曾经的生活场景跃然墙上,让原本破旧废弃的锅炉房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,让“老城记忆”唤起儿时的回忆,成为怀旧打卡地。

  往里走,映入眼帘的是红色影院和文化活动中心,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,作为整个建筑最宽敞的区域,它兼具党史学习教育、法律讲座、书画活动等多种功能,并长期公益性推出“红色影视观赏”。

  接下来一所房间是海洋科普馆,集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、操作性于一体,定期开展科普讲座、科普展览、科普宣传等主题活动,为广大市民呈现一场场科普盛宴。同时依托新场景、新应用,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区互动体验活动,打造“家门口”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。

  文化空间的最后一站“三色苗圃”创意区,原本是一块常年堆放生活垃圾的荒地,经改造后变为社区“后花园”。这里是辖区党员、退役军人、老年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“责任田”,是辖区“薪火红”“军营绿”“银发白”三抹独特色彩参与社区治理的缩影,更是他们贡献力量、服务社区、分享心情、安享晚年的载体。“三色苗圃”让垃圾场变为垃圾分类的示范点、好氧堆肥的试验田、科普教育的实训基地。

  D 农耕博物馆让岁月“留”下来

  如果说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,是文化与艺术的交融,那么农耕博物馆的加入,则让这一文化空间形态多了一份乡土情怀。

  走进位于兴庆区通贵乡通南村的唐徕小学通南校区,由学校美术老师用稻草、铁丝、绿网和泥巴制作的牛、羊造型雕塑,点缀在校门左侧的大片试验田里,让宽敞的校园多了一份农耕文化气息。而这所学校最与众不同的就是设在教学楼一层的农耕博物馆。

  博物馆取名“农耕记”,收藏展品300余件,分为农耕工具、农家家具和农产品三大类。置身其中,仿佛回到了老一辈的农家屋舍院落,独轮推车、毛驴车、手扶拖拉机、石磨、杆秤、油篓等一个个老物件、一张张老照片、一件件旧农具,布满了岁月的印痕,无声地讲述着农耕历史的变迁,把人们带回那个渐渐远去的年代。

  “学校虽建在农村,但学生们几乎没见过农具,不了解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。”2021年初,刚调任到唐徕小学通南校区担任校长的杨波,萌发了利用学校空闲教室创建农耕博物馆的想法。

  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许可之后,杨波开始着手收集农耕老物件和旧农具。一开始,他动员学生把家里不用的旧农具带到学校,但收到的东西寥寥无几。原来,附近农民大多将土地流转出去,要么发展设施温棚,要么集中连片机械化耕种,家家户户早已没有了传统农具的影子。

  征集遇阻后,杨波开始发动学校老师和亲朋好友到更偏远的山区收集农具。“这台手扶拖拉机是从盐池开回来的,现在还能发动。这个过去打场用的风车是我们从固原一个农户家收集来的。”经过半年多收集和布展,2021年10月,由3间空闲教室改建的农耕博物馆建成。

 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农具都有名称、用途和演变过程的介绍,通过实物、图片、文字等形式,原汁原味、全方位地反映传统农耕文明,勾勒出一幅立体的农耕文化图。同时,展馆里还有一面“种子墙”,精选了198种植物、作物的种子,方便学生辨认。“我们希望学生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,而不是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。”杨波说。

  在这里,不仅可以感受厚重的农耕文化,还可以亲身体验耕作的乐趣。游客可以亲手操作古老的农具,感受那份与土地的亲密接触,也可以参与种植,体验从播种到收获的喜悦。

  现在,农耕博物馆成了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农耕主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不仅面向校内师生开放,还在节假日期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。

  E 百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“造”出来

  “我们的文化空间集非遗展示、阅读岛、文化沙龙等多种业态于一体,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。无论是想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市民,还是渴望静心阅读的读者,或是寻求思想碰撞的文化爱好者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天地。”兴庆区文化馆馆长刘娟说,与此同时,“注重文化空间的艺术性和互动性,通过精美的布置和丰富的活动,让市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,也能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。无论是观看非遗表演、参加文化讲座,还是与艺术家面对面交流,市民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满的文化体验。”

  优质的文化空间是城市文明进步的体现,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。“文化既要有‘阳春白雪’,更要有‘下里巴人’,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,所以我们的文化服务更要扎根基层、服务基层。”刘娟说。

  3月份,2024年宁夏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提升工程正式启动。

  这项工程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,按照服务半径1.5公里或服务人口5000人要求布点,选择公共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,因地制宜,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,形成综合性或专题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本架构,呈现文化艺术场景、休闲娱乐场景、生活服务场景和自然生态场景。探索多元融合发展新模式,采用“整合、补改、配套、提升”方式,打造100个主题突出、各具特色、示范性好、美誉度高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,实现运营更加智慧化、服务更加人性化、供给更加多样化、管理更加规范化的目标,打造形成一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、新模式,“提点连线结网”逐步建立覆盖宁夏全域、具有宁夏特色的“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”。(记者 高晓刚 贺静 弥楠 文/图)

【编辑】:石卿
【责任编辑】:石卿
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-2018 NXNEW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:750001 新闻热线:0951-5029811 传真:0951-5029812  合作洽谈:0951-6031787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908244号
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:(署)网出证(宁)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
工信部ICP备案编号: 宁ICP备10000675号-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:宁B2-20060004
法律顾问: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:13369511100,15109519190